close

這部電影應該也算是教育片吧,
只是它描寫的主角是教師,而不是學生。

這部片在呈現我們所看不到的教師生活,
大家平常總覺得當老師很好,
但實際上真的有那麼好嗎?
在影片一開始就訪問了一些教師和教師的親友,
讓你知道一些與想像不同的事。

說真的,教師也是人,
當學生有事情的時候可以找老師討論,
但老師有事情的時候該找誰討論呢?
尤其是涉及一些較敏感的問題,
說太多可以直接就知道是誰,
說太少別人又沒辦法給建議,真的是很兩難…
讓人覺得應該老師也需要去看心理師吧。

現在的家長總是覺得學校必需幫家長把小孩教好、管好,
完全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
像影片中的Meredith就是在家中受盡委屈,
只能到學校尋求認同與關愛的小孩,
最後卻因一場誤會而斷送人生…。
說真的,這種狀況應該在台灣也發生過不少吧?
畢竟台灣的社會、媒體總是喜歡拿教師來大作文章,
稍有一點風聲就會補風捉影弄得人心惶惶的才甘願,
也讓教育單位或法治單位定了不少規定,
當然在這些規定之下,教師為了求自保也會忽略掉孩子的真正需求。
有那個教師敢給學生擁抱呢?你可能會被告性騷擾…
經常糾正某個學生,你可能能會被說崎視…
…太多太多的例子一直在日常生活中發生,

我們的教育還有希望嗎?
教育商品化的問題越來越明顯,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一直都沒有改善,
文憑主導一切的意識…都在我們的世界一直發生,
又有誰可以在短時候改變呢?
看到公立與私立的教育資源投入金額,
你會想唸私立嗎?


台灣的教育在設計上有很大的缺失,
但我們的教育官員卻完完全全的忽視。
為什麼在高中職引進學年學分制、還建立選修與必修課程,
還弄個重補修…搞得跟大學一樣,
變成學生平時不認真,只要重補修稍微認真一點照樣能畢業,
而且重補修的內容又比較簡單,
這樣的制度卻遲遲未改變…。

或許綜高設計的理念真的很不錯,
但在台灣這種升學導向的國家裡面,
無論高二選擇的是職業學程還是綜合學程,
你都比高中或高職少念了一年的書,
你覺得你有辦法在接下來的二年把缺的東西全部補齊嗎?
而且還要贏過原本就念高中或高職的人。

正如影片中說的,
教育人員總是認為他們能改變學生什麼,
所以他們奉獻心力不斷的在努力,
但是當大環境不友善、家長不支持、…
教育人員的熱情終究還能持續多久呢?
誰都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是在這環境下被捨棄的一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d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